龍樹諒創作的冷門漫畫《我看見的未來》(私が見た未來)近期在日本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這個預言2025年7月日本將遭遇毀滅性天災的故事,不僅在社交媒體掀起狂潮,更據傳導致部分旅客取消夏季行程。為何人們會認真看待龍樹的虛構預言?一部即將上映的恐怖電影又何以捲入這場愈演愈烈的猜測?
這部半自傳性質的漫畫最初出版於1999年,內容改編自作者自1985年起記錄的夢境日誌。封面插畫描繪漫畫家角色遮住單邊眼睛,頭頂飄浮的明信片則展示各種不祥預兆——其中一張準確預見「2011年3月:大災難」,與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完全吻合。這種詭異巧合使這部絕版漫畫成為邪典神作,稀有的二手書在網路市場價格飆升。

2021年發行的「完全版」新增預言:2025年7月將發生規模三倍於2011年的超級海嘯。基於前次預言離奇命中的事實,這項警告迅速在日本社交平台擴散。媒體報導指出,該猜測特別影響香港旅客的出遊規劃,當地流傳多種譯本。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航空取消仙台航線,而大灣區航空也減少多個日本城市航班,不過官方解釋主要出於經濟因素而非災難恐慌。
這波熱潮使漫畫銷量在5月突破百萬冊,恰逢恐怖電影《2025年7月5日凌晨4時18分》展開宣傳——該片創意性地將龍樹預言作為敘事靈感。由於網路謠言將電影虛構日期與龍樹的模糊預測混為一談,出版社角川書店特別澄清:「作者從未具體指明災難發生時間,如電影所示。」
儘管龍樹的預言缺乏科學依據,卻投射出民眾對地震的真實憂慮。專家預估南海海槽在30年內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機率高達70-80%,可能造成30萬人喪生。日本氣象廳雖強調精確預測地震絕無可能,但龍樹的虛構情節與真實地質風險重疊,仍加劇了社會不安。
社交媒體上出現批評聲浪質疑媒體炒作:「相信漫畫預言太荒謬——下次大地震隨時可能來臨」,一名X平台用戶留言。龍樹本人也呼籲保持冷靜,表示雖樂見防災意識提升,但民眾應「相信專家分析而非創作虛構」(每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