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在游戏中的应用已成为日益热门的讨论话题,行业内知名人士纷纷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其中,《尼尔》系列导演横尾太郎表达了对AI可能最终取代游戏创作者的担忧,这可能导致该领域广泛的失业现象。
在《Famitsu》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由Automaton翻译,几位以叙事驱动游戏著称的日本开发者分享了他们对讲故事和科技演变角色的见解。讨论小组包括横尾太郎、内越孝太郎(《零逃脱》、《AI:梦境档案》)、小高和刚(《弹丸论破》)和石井次郎(《428:渋谷スクランブル》)。
当被问及冒险游戏的未来时,内越和横尾太郎都谈到了AI的影响。内越分享道:“我有很多想创作的新游戏,但随着AI技术以如此高的速度发展,我担心AI生成的冒险游戏将成为主流。”他强调,尽管AI发展迅速,但在提供只有人类创作者才能创作的卓越且情感共鸣的写作方面,AI仍然不足以胜任。对他来说,保留“人的触感”是领先于技术趋势的关键。
横尾太郎对此表示认同,他说:“我也认为游戏创作者可能会因为AI而失业。有可能在50年后,游戏创作者会被视为吟游诗人。”他的评论反映了对未来创意角色可能被贬值的深层担忧,就像过去的传统故事讲述者一样。
讨论还探讨了AI是否能复制这些游戏中特有的复杂世界和叙事。横尾和石井承认,AI有朝一日可能模仿此类故事讲述。然而,小高认为,即使AI能复制他们的风格,也不会真正成为一个创作者。他将这一想法比作模仿导演大卫·林奇——虽然有人可能以林奇的风格写作,但只有林奇本人能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艺术身份。小高指出,这种独特的创意进化是AI无法复制的。
横尾建议,AI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例如在冒险游戏中生成不同的故事路线。然而,小高警告说,这种个性化可能会削弱玩相同游戏的共同文化体验,削弱游戏的社区性。
随着AI的不断进步,行业领导者们意见不一。像卡普空和动视这样的公司正在试验生成式AI,而其他人则保持谨慎。任天堂总裁古川俊太郎承认生成式AI可以以“创意方式”使用,但警告说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挑战。同样,微软和PlayStation也开始参与这场对话,认识到AI为游戏开发带来的机遇和伦理复杂性。